第370章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笔趣阁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370章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0章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会不会是胡丞相提前就准备好的。”李文忠开口问道。

  正如杨宪所说的一样,胡惟庸这份方案实在是太过完美,不可能在短短半天时间内制定,可如果仅仅因为这点而怀疑胡惟庸别有用心,在李文忠看来还是太过了一些。

  各国犯边的消息,昨天便已经传出。

  而从朝堂上胡惟庸的表现可以看出,胡惟庸是坚定的主战派,如果说他提前便为接下来的远征做准备也不是不可能。

  一天的时间,虽然在时间上还是有些赶,可总比现在这边早上刚散朝,等到军机处小朝会就立马拿出这么一份近乎完美的作战方案要来得能接受。

  这也是惟一能做出的合理解释了。

  一旁的汤和也赞同这种说法。

  杨宪笑了笑,开口道:“也许是我想多了,不过其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按照胡相的这个方案,就连京营的军队也要大量出动,接下来这段时间戍卫京师的工作还需要汤帅和曹国公两位在出征离开前,安排妥善。”

  八线同时开战,各地军队根本不够用,会调用到京营的军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虽然这话杨宪是笑着说出来的,可汤和和李文忠两人还是听出了话里的意思。

  二人相视一眼,面色沉重点了点头。

  汤和沉声道:“戍卫京师至关重要,我和保儿这边会尽量将调用京营的士兵数控制在最少,之后京城的安危就要拜托杨国公了。”

  说着汤和和李文忠两人同时朝着杨宪一拜。

  他们二人同样在此次出征的人员名单里。

  杨宪连忙将二人扶起。

  “有我在,京城就在,大明就在。”

  洪武十二年秋,比往年都要冷清一些。

  从朱元璋决定同时对八国做出征讨后,整个大明朝都在为这次旷世的远征做准备。

  各地抽调的大军都在按照既定的路线,前往奔赴各自的战场,如今基本上也已经在大明各地边境安置了下来。

  粮草以及压缩饼干、罐头这些军粮,同样源源不断运往各边境。

  这次出征,各地一共抽调步兵六十万,骑兵十万,军马近三十万匹。

  京师以及中都大营还有二十万军队,以及十万水师同时出发。

  如果没有杨宪这些年在大明搭建好的交通系统,绝无可能在如此短短时间内便准备好如此规模的兵马粮草调度。

  同样没有杨宪发明食品罐头以及压缩饼干解决的军粮问题,以大明原先的情况,也无法支撑如此大规模远征的后勤。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如今大明富裕了。

  打仗的本质就是在烧钱。

  以如今大明中央银行的钱,这样规模的战争,即便再来一次也绰绰有余。

  这也是朱元璋敢做出征讨万国决定的底气,原时空数百年后,也有一个人做出了和朱元璋同样的选择。

  可有实力的骄傲叫自信,没实力那叫狂妄。

  就在朱元璋准备将家门口打扫干净,然后剑指整个天下时,暗潮涌动。

  京城。

  丞相府。

  听着义子涂杰汇报的各支远征军情况,胡惟庸静静地看着杯中的茶水,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一切都顺利地按他的计划发展。

  divclass=contentadv淮西武勋,大半都是胡惟庸的故旧,淮西文官,更是几乎全部唯他马首是瞻。

  李善长归养,加上徐达之前一系列刻意与蓝玉他们保持距离的行为之后,接任中书左丞相的胡惟庸可以说如今就是淮西勋贵的老大哥。

  真正的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朱元璋这一系列变法之前。

  甚至是在军队改制之前,胡惟庸也从没有想过要造大明的反。

  或者换一个词,是不敢。

  他再嚣张,也只敢摆弄相权,染指皇权,借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

  因为胡惟庸知道在大明这片土地上,朱元璋就是绝对的权威。

  从龙凤元年投奔朱元璋,一路见证朱元璋一步步成为大明的帝王,胡惟庸比任何人都知道朱元璋的可怕。

  他结交淮西勋贵,在朝堂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等等一系列行为都只是仅仅为了自保而已。

  可现在不同了。

  他看明白了皇权与相权相争,最后总有一方要死。

  胡惟庸舍不得手中的权利,同样不想死。

  等于说,胡惟庸被逼到了绝路,被迫做出抉择。

  这是内因。

  当然如果只是因为这样,他还是会选择隐忍蛰伏。

  更重要的是外因。

  大明近些年推动的这一系列改革,给胡惟庸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为税制改革、吏治改革、军队改革,令得淮西勋贵被逼到了绝路。

  尤其是朱亮祖他们几个死后,更是让一些人惶惶不可终日,这些人之中许多做得缺德事绝对不会比朱亮祖少多少,他们也怕怕自己会步朱亮祖后尘。

  军队改革引发的那场兵变就是他们反抗的手段,只可惜最后以失败告终。

  这些人除了投靠胡惟庸,别无选择。

  其次就是外交、朝贡体系的改制,不仅取消原本那些给周边各国的福利,更是直接在他们国家强行推行大明宝钞,进行经济殖民。

  同样将这些国家推向了大明的对立面,他们只是畏惧大明的武力才不敢有所动作。

  胡惟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将各国串联在了一起,再加上东瀛那个野心勃勃的将军,共同组成了如今的反明联盟。

  只不过比起如今那些明面上已经对大明发难的国家相比,东瀛如今还隐藏在暗处,表面上并未参与这次行动。

  大明朝堂这边同样认为有朱樉在那边坐镇,如果真出了什么事情,朱樉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亲王的军队可不是吃素的。

  做了这么多准备,最后让胡惟庸下定决对策划这场谋反的契机,还是朱棣西征以及徐达带着船队航行世界。

  当时在得到这个消息时,胡惟庸嘴角都要笑歪了。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果然没过多久,胡惟庸便接到了他老家宅子各种祥瑞的消息。

  这是老天要让我当皇帝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l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l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