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祸起(一)_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笔趣阁 >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168章 祸起(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8章 祸起(一)

  衙堂静谧,唯有烛灯噼啪轻响,一串脚步声响起,其间隐有甲叶碰撞声传来,李振遂睁开了才闭上不久的眼睛。

  天色已有些放亮,他在城头上坐守了小半宿,才终于赶回衙堂休息片刻,现下听这动静,他不难猜到来人是谁。

  “李公,余都校来了。”

  门外传来幕僚的声音,李振便搓了搓有些发僵的脸,而后在嘴角的水泡上涂了些药膏,才方儒雅而又既有风度的起身踱步向外。

  “余都校至此,还需禀报什么?快请快请。”

  须臾,一三十上下的汉子大步走了进来,汉子看起来稍有些其貌不扬,但身子很壮硕,是很标准的的燕地人身形,且高且壮,又披着铁甲,是正儿八经的武夫。

  纵使其的佩刀等物早已在衙外解下,但李振毫不怀疑,其单枪匹马就能把这节度使府捅上一个大窟窿出来。

  不过他只是朗笑着捋须,豪爽道:“上次和余都校在营中一别,而今已有月余了吧?老夫实在是俗事缠身,难得与余都校一叙啊。”

  余仲的反应并不热情,但很守礼节,对着李振抱拳向下,“李公召本将来此,可有甚要事?而今城外燕军势大,本将可不敢离营过久。”

  李振哈哈一笑,揽着余仲的臂膀就向里走,一面解释道:“要紧的事,老夫这幕属岂未与余都校言?眼下老夫欲让定霸都、义昌军一并入城值守城墙,已是与众将议定,没什么好说的。”

  入了偏厅后,他大刀金马的坐在案后,指着余仲笑道:“老夫此番请余都校来,是为私事也。”

  余仲并不言语,只是沉默的坐在旁侧,形似一个木楞的武人。

  李振见此,并不怎么意外,他早已让幕僚了解过余仲,称此人曾在幽州效力,是子承父业,父子两代人都是低级军官,在定霸都好些年,一直都是谨小慎微,为人并不算高调,在渔阳之战前就已是中级军官,在战后就一路升到了步军都校,已是定霸都内数一数二的决定性人物。

  他对这种性格的武人,向来都是很满意的,此时便笑道:“余都校一大早就被老夫邀来,想必还未用早膳吧?”

  说罢,他也不待余仲有所反应,只是抬掌轻轻一拍。

  很快,门外就隐隐传来了幽香,一阵香气弥漫而入,却是几名美婢各自端着食盒鱼贯而入,几女着衣都不算严实,身上还裹着室外风雪的寒气,甫一摆好盘,就齐齐拥在余仲身侧,好不惹人意动。

  余仲不动如山的模样果然有些稍变,尴尬的看向李振:“李公这是?”

  李振捋着须,只是一摆手,全不在意的发笑:“余都校不必忧心,这几个美人皆为刘守光之前养的美妾,老夫查过,都是良家女。”

  似乎是配合着他的话,几个美人都纷纷倚在了余仲身上,捏肩的捏肩,揉胳膊的揉胳膊,好在她们都很讲规矩,没有大着胆子去解余仲的甲。

  余仲反而更是有些坐立难安,却好似又有些难消美人恩一般,只是兀自沉默了下去。

  李振眯眼看着这一场景,哪里还不知自己的美人计已奏效,他起初早已准备了两套说辞,若余仲对这美色不感兴趣,他自有一套说法,但观现下这场面,这余都校看来反而比计划中更好拿捏。

  他便朗笑的举起筷子,道:“老夫虽说此次主政幽州只是一时,但而今这节度使府的人员安排还是做得了主的。如今刘守光已死,这几個美人没了出路,老夫念及余都校乃难得的英杰,所谓自古英雄配美人,老夫今日请都校来,便是想将她们尽数托付给都校你,都校认为,如何?”

  余仲有些欣喜,但却是干笑道:“李公更乃人杰,何不将她们带回汴梁?”

  李振莞尔一笑,用筷子举了举天,道:“不怕余都校笑话,老夫那位贱内,性子过于泼辣,老夫实在是有些害怕……”

  果不其然,余仲马上如他意料中般的一愣,而后笑出声来。

  所谓拉近关系,便是模糊这上下级关系,李振深谙此道,一个小小的话术,便瞬间消减了余仲对他的警惕,故马上趁热打铁,摇头苦笑道:“再加上老夫年逾四旬,自知力不从心,比不得余都校正当壮年了,这等美色,莫说是燕地,便是放在中原也是一等一的,可莫让老夫糟践咯。”

  余仲哈哈大笑,终于不再顾忌,一手揽着一个,嘴中道:“多谢李公好意,余某这就消受了。”

  李振微微一笑,夹着菜道:“余都校浑身英雄气,老夫纵使有再多的美人,也情愿一一送给你,只是……”

  他欲言又止,只等着余仲主动来问,可这会后者却是出乎他的意料,只顾着与美婢嬉戏了,哪里还顾他。

  这匹夫……

  李振有些暗恼,只觉自己应是高看了余仲这厮恐怕不是谨小慎微,而是真正的脑子木楞,才承受了他的好意,现下竟然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

  不过脑子不好的武夫,反而愈容易掌控,李振心下稍安。

  没奈何,他只能自解冷场,长叹一声,道:“只可惜,而今乱军围城,声势浩大,幽州城破好似就在旦夕之间,老夫就怕赠给都校美人,反而是害了都校。”

  “李公此言何意?”余仲皱了皱眉,正色了起来。

  “都校且看,这乱军打着复燕的名头,直逼幽州而来,复燕、复燕,自是驱梁而复燕尔,如今城内,老夫为大梁官员之首,当为这乱军首诛之人。可若与都校的关系太亲密了,难免会牵连都校……”

  “这算得了什么事?”余仲皱起眉道:“依照李公这意思,难道本将不承受李公的好意,城外的燕军就不会诛杀本将了?”

  “老夫自没有此意,但彼时乱军若入城,老夫性命难免,可他们或能看在往日的情谊上,而保都校无虞?”

  “哼。”余仲冷笑一声,道:“本将昔日在渔阳恶战,本就是冲着斩杀刘守文去的,能有什么情谊?李公的意思,无非就是忧心本将与刘守文暗通而已,不妨直接把话说明白些!”

  不过这一语之下,李振竟然没有反驳,只是沉默了下去。

  余仲愣了愣,进而眯着眼,猛地撩开左右的美婢,起身冷面道:“李公莫不真疑本将?”

  言语间,他则是不动声色的扫视着左右布局以及门口,侧耳倾听有没有伏兵的动静、判断他与李振间的距离。

  如果真有什么变故,他也有八成的把握擒住李振。

  不过好在,李振并没有什么计划,只是摇头一叹,道:“老夫自是相信都校,但都校岂敢担保,定霸都上下皆如都校一般?”

  他不待余仲出声,就继续叹声道:“而今大敌在前,幽州城已为一座孤城尔,老夫岂敢掉以轻心尔。老夫非是惧死,而是这河北,乃是奠定陛下一统天下之基,岂能败于老夫手中?

  老夫自知非领兵之将,但定霸都跋扈,老夫早有所闻,此番犒赏推迟,本已惹得众将不满,而今乱军围困幽州,局势危在旦夕,都校岂敢担保,定霸都没有心生祸心、暗通乱军之辈?”

  余仲被这话问的反而不知该如何答了,只是冷哼道:“本将没有暗通刘守文便是!”

  李振站起身,拉着余仲的手向下坐,而后对着几个美婢挥了挥手,待这偏厅独他二人后,才无奈道:“老夫自是知晓。老夫若没有识明余都校的人品,为何会请来一叙?

  眼下唯你我二人,老夫就与余都校坦言了。定霸都是强军,比之城外的乱军不知强上几何,可老夫为何一直不敢让定霸都入城?便就是忧心此事。定霸都跋扈,固然有余都校你坐镇,但在这种局势下,岂敢掉以轻心?”

  他拍着余仲的臂膀,长叹一声:“老夫非是不信都校,而是不敢信定霸都尔。眼下局势,一应将领中,老夫也只能信都校你了。”

  余仲沉吟片刻,皱眉道:“依李公之意,是欲何为?本将乃定霸都大将,与定霸都素为一体,焉能弃之?”

  李振捋了捋胡须,眯着眼道:“老夫,欲提携都校为定霸都军都指挥使,定霸都马军、步军合计六千众,尽归都校掌之。老夫信都校,自然信都校掌定霸都。如此而来,都校不但继续留在定霸都,老夫亦会心安许多。”

  “军都指挥使?”余仲有些错愕。

  “然也,待都校成为军都指挥使,再揪出一应暗通乱军之辈,定霸都自能为都校随意调遣,彼时,幽州城定能固若金汤。便是义昌军,老夫也有底气操纵一二。”

  李振眯眼看着余仲,继续加码道:“只要都校肯为之,老夫定送你一个大大的前程。”

  “此言何意?”

  “老夫知定霸都内有不少将门山头,都校若随老夫行事,处置起来会徒增不少麻烦,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不必手软。”

  李振沉声道:“此番河北之祸能演变至此,多因卢龙军叛变,祸乱平定后,朝廷定会对定霸都、义昌军等河北降军进行整军,彼时都校的一些旧部,或被拆分至他军,或被打压而下。而都校若不肯作为,恐怕就没有了今日的地位……

  可都校若有所为,只要助老夫守住这幽州,凭老夫的手段,保下都校的旧部只是易事,莫说是定霸都,便是送都校任禁军一军使,亦不在话下!”

  他淡声道:“汴梁禁军,雄踞天下诸镇之首,陛下凭此独霸中原,其一军军使与定霸都军都指挥使相比,其中贵要,都校应能分得清孰轻孰重。”

  余仲板着脸,只是道:“乱军十几万人就在城外,幽州唯依靠河北降军坚守,李公此言,未免太过河拆桥了些!”

  李振半点不恼,反而发笑:“都校或在想,幽州城破在即,老夫所言皆虚话,又或是朝廷不敢整军。可都校不妨想一想,纵使幽州城破了,老夫被乱军砍了脑袋,这幽州落入刘守文的手中,可凭借乱军那般样子,就算是有十几万人,在钱粮皆无的情况下,焉能守住幽州?

  乱军声势何至于此?还不是因为汴梁援军未至,如今这冰天雪地,确实不是出兵的好时机,可若开春,汴梁大军至此,就算换成定霸都来,面对汴梁大军,可守得住幽州?”

  他提点道:“莫忘了,沧州现是落于朝廷之手,大军完全可以长驱北上,河北乱上一时,可终归是要重新归于朝廷之手的,无非是废一些时间罢了。可都校眼下若抉择不对,老夫如果死了,待今后汴梁大军克复幽州,恐怕就无人保都校的前程了……”

  “你在威胁本将?”余仲不由生怒。

  “非也。”李振淡笑道:“实话实说罢了,老夫对都校的好意是真,但这一番隐虑,却也是不假。是助老夫守住幽州,还是与定霸都众将一样作壁上观,而今抉择,全在都校一念而已。”

  眼见余仲沉默下来,李振却也不急,只是淡笑着看着他。

  但李振虽然面上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但实则心下也怕得要死,他太熟悉这些武夫做派了,一言不合就提刀生乱,以下犯上不止是李唐的传统,全天下的藩镇都是这个传统。

  “李公既然都如此说了,本将信从便是。”余仲向后退了一步,向下拜道:“但本将还请李公答应一件事。”

  见余仲突然服软,李振一时惊喜交加,强压着喜意,淡淡的出声:“说来便是。”

  “定霸都入城一事,当由本将一手安排,方可安抚下面诸军的心,还望李公莫要遣人插手。”余仲一板一眼道:“毕竟本将任这步军都校仅才两月,根基亦不稳,若是部下生乱,恐一时难压。而李公应知晓,定霸都上下对你……是颇有微词。”

  李振毫不在意,权当没听见最后一句哈,只是爽朗一笑:“好说、好说,一切皆交予都校便是。这样,定霸都先入城,待立稳脚跟,再让义昌军入城,以便弹压不轨之事。”

  他再次拍着余仲的肩膀,一脸欣慰。

  “都校实乃聪明人,从此以后,伱我共富贵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l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l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